《东华大学报》刊发评论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让大象起舞,也要造蚂蚁雄兵》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字里行间蕴藏着运筹帷幄的智慧,标注着教育强国的大格局。大有可为机遇期,普照高等教育,也关照东华大学。

将事业发展嵌入国家战略大局,是东华人一以贯之的鲜明底色。面对时代召唤,东华大学“领航员”围绕 “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统领”的发展逻辑,明确了以“奋进东华”为统摄的精神逻辑,把牢了航船前行方向,点燃了事业发展助推器。

推动东华大学改革事业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大有作为,也在积极作为。在大上海保卫战中,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做表率,特殊时期以特殊担当完成了一次集体亮相,打造出党建“金色名片”。新形势新格局呼唤新作为。构建“高原”崛起“高峰”凸显的学科体系,打造创新源泉奔腾涌流的人才生态,锚定目标争先晋位实现弯道超车,动力从何来?抓手在哪里?文章怎么做?这些“东华之问”始终盘旋在教职员工心中。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为之。“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硬核能力之一就是要富有预见性,洞察大趋势,找准发展方向。破除“信息茧房”桎梏,认识上递进一层,思考上深入一步,踩准时代鼓点,借势国家战略,努力在新赛道上“抢”出新机遇,“争”出新优势,“拼”出新成绩。“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未雨绸缪的忧患,用显微镜发现风险,把问题想得更细致,用放大镜评估后果,把危害想得更严重,从底线出发,看到“坏处”、解决“难处”、争取“好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面对纷繁复杂任务,既坚持整体推进,也善于重点突破,紧跟“主旋律”,找准平衡点,避免在多元目标下的实现过程中掉入顾此失彼与合成谬误的陷阱。“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时代千变万化,增强“草摇叶响知鹿过”的见微知著能力,因时而谋、顺势而为,确保决策对头、措施对路,努力实现最优结果。向内提升、向外兼容,不断增强战略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是领导干部终身“必修课”。

既让大象起舞,也造蚂蚁雄兵。心中有大义,肩上有责任。广大师生党员始终牢记身份意识,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优秀并不难,难的是始终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份并非一经“注册”就一劳永逸,只有常照党章之镜、常照典型之镜、常照群众之镜,持续为灵魂“补钙”、为本领“淬火”、为事业“燃烧”,方能擦亮党员这面“金字招牌” 。每一位党员都是党的“形象大使”,都是东华大学改革发展的“操盘手”。“人人都是”的背后,需要担当“满格”,奉献“拉满”。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揭示出团结、力量、胜利三者之间严丝合缝的逻辑关系。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个“动车组理论”,即一个组织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火车头”的牵引、定向作用,同时也需要激发每个层级、每个单元甚至每个人的内在动力,实现“动力叠加”。唯有共情,才可实现彼此深厚联结。通过“心贴心”交流,解决“一层纸”问题;通过“送上门”服务,解决“一厘米”问题。各级党组织只有与师生眉同蹙同展,关心对焦、焦虑共鸣,才能实现人心归集,精神相依,营造同心奋进的气场。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这就是直抵人心、无坚不摧的力量。每个人都是东华的主角,每一粒汗水都会为东华梦想之花注入生机。

东华美好的未来在哪里?“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这开化的大地、解冻的河流就在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剑及履及的笃行中。

撰写: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