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上海新兴科学技术协同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二级单位、相关老师:

  为深化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发挥场景驱动作用,推动新兴领域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展示交流和创新要素的对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联合上海市民防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2025年上海新兴科学技术协同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本次大赛围绕人工智能、生物、新材料等新兴领域,聚焦以应用场景为驱动的技术创新设立赛题方向,面向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团队等广泛征集优质技术项目。现就大赛活动通知如下:

一、赛题设置

方向一、大模型赋能自主决策

参赛队伍应基于大模型自主决策、多模态信息融合等人工智能技术,提出在复杂场景下无人系统或集群的环境感知、场景分析、自主协同决策等创新想法、解决方案或原型验证  

方向二、紧急救治

参赛队伍应基于突发紧急情况下的医疗救护场景,提供生命支持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药械,实现快速通气、止血、补液、固定及复温以及应用AI 辅助诊断、远程手术技术等的救治方案。

方向三、生命监测

参赛队伍应针对运动员、消防员等专业人群在练、职场景,提供可穿戴生命体征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或设备,并能将体征监测情况反馈到监测平台。

方向四、灾后快速重建

参赛队伍应基于灾后交通设施恢复重建场景,为快速修建受损公路、桥梁、隧道、码头及受损车辆,提供完成损害快速评估、远程指挥搭建的新型技术、材料、方法,或提供基于具有便携快速、小型化特种工程机械设备的解决方案。

二、参赛要求

( 一)参赛队伍

应为在新兴领域具有自主创新成果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创新团队,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参赛项目

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之一:

1.场景清晰,具有明确的应用场景。

2.创新性强,具有显著的技术突破或原创性价值。

3.成熟度高,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大赛安排

赛事流程分为报名、初赛、决赛和颁奖展示等环节。

1.大赛启动及报名(9月8日征集截止)

2 . 初赛(9月15日前)

根据报名情况,组织领域专家对报名材料评审,根据打分情况排序筛选出进入决赛的项目。

3 . 决赛(9月30日前)

组织现场答辩,参赛队伍以项目路演的形式参与。邀请产、学、研、金、服、用等专家,围绕创新价值、转化应用价值、团队管理、市场认可度等方面对项目评价。

4.颁奖、展示(10月下旬)

拟在2025年长三角高技术成果交易会开幕式上对获奖项目和团队进行颁奖,并组织开展成果展示和对接交流活动。

四、奖励与支持

(一)荣誉奖励

1.大赛设立优胜奖及入围奖若干,获奖队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

2.大赛设立优秀组织奖,对大赛筹备和组织实施中工作突出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3.针对入围的参赛队伍,举办“科创先锋营”活动。

(二)政策支持与服务

1.政策扶持。对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的大赛获奖项目,在项目申报、产业落地、成果应用、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  

2.宣传展示。通过长三角高技术成果展、成果汇编及相关媒体平台等渠道,对优秀项目进行展览展示和服务推介。

3.供需对接服务。组织产业、技术、资本需求方和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等进行专场对接活动。

4.产业化服务。获奖项目可优先推荐入驻相关孵化器和产业园区,享受政策扶持和成果孵化服务,加快实现成果转化。

五、报名方式

欲报名的团队请于2025年9月7日前将附件中的报名材料(已盖章扫描版)发送至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处邮箱:cgzh@dhu.edu.cn

六、赛事咨询

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联系人:车延楠021-24197963   飞021-24197964 上海市民防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马思平021-24028854 陈海霞021-24028512

七、校内咨询

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处:

廖欣,67792136;郗玥,67798715;郝道欣,67798751


附件1:2025上海新兴科学技术协同创新大赛报名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