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医工交叉二十年 破解植入器械体内密码
近日,由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王璐教授、加拿大拉瓦尔大学Robert Guidoin教授及Ze Zhang(张泽)教授联合主编的学术专著《Cardiovascular Explants: Biofunctionality, Biodur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由国际权威学术出版机构Springer正式出版。本书作为全球首部聚焦纺织心血管器械体内失效分析的专著,凝聚中加两国20余年医工交叉合作成果,为心血管植入器械研发与临床评估树立了新标杆。
跨国协作结晶 填补领域空白
本书基于东华大学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联合研究,汇集8个国家62位学者智慧,涵盖外科医生、生物材料学家、纺织技术专家、病理学家及生物医学工程师等多领域顶尖人才。全书共11章,以440余幅高清图像、30余张数据分析表和1400余篇参考文献,系统构建了心血管植入物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书中珍贵的一手资料源自对临床回收器械的跨学科解析,其素材获取难度极大,堪称用时间淬炼的科学遗产。
创新理论框架:破解植入器械的3Bs密码
本书首创性提出心血管器械核心评估准则——3Bs理论框架:
· 生物功能性(Biofunctionality):器械实现精准治疗的能力
· 生物耐久性(Biodurability):器械寿命超越患者生存期的保障
· 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器械与人体双向作用的和谐程度
主编团队通过大量人源植入物回收研究证实:传统台架试验、动物实验无法替代真实人体环境下的器械性能表现监测。书中以纺织心血管移植物为重点案例,揭示材料降解、结构失效与临床并发症的关联机制,为新一代器械设计提供关键科学依据。
医工融合典范:从纺织实验室到手术室
东华大学纺织学科在合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北美纺织技术人才断层背景下,东华团队凭借纤维材料设计与织造技术优势,破解了血管覆膜支架织物抗渗血、抗脉动冲击等关键技术瓶颈。本书内容由东华大学生物医用纺织团队6位教师和10余位博硕研究生共同参与实验、搜集整理、编撰完成,书中详细记载了涤纶(Dacron)、聚丙烯等纺织材料在体内复杂环境中的长期性能演变,填补了纺织医疗器械体内服役数据库的国际空白。
面向四大核心群体的学术里程碑
本书突破学科壁垒,为不同领域从业者提供关键参考:
1. 工程师与监管官员:获取器械失效模式图谱,完善检测标准
2. 外科临床医生:理解器械选择与并发症预防的深层机制
3. 基础研究科学家:掌握体内外性能关联规律,优化实验模型
4. 生物材料与纺织专业学生:学习医工交叉研究范式与技术创新路径
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
本书序言由国际应用心血管生物学会(ISACB)主席、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AIMBE)创始人之一、美国哈佛医学院教授Frederick Schoen,以及我国腔内血管学创始人、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的创始主席景在平教授撰写,追溯了从20世纪80年代上海胸科医院自主研发心血管器械,到中加合作模式从单向援助转向互利共赢的历程。正如本书著者所述:医疗器械的未来变革远超学术交流范畴,必须以患者为中心重新定义医疗逻辑。这一理念贯穿全书始终,彰显医学人文与科学精神的深度融合。
《Cardiovascular Explants: Biofunctionality, Biodur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的出版不仅是对过往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对未来研究的战略指引。随着可降解支架、组织工程血管等新技术涌现,本书建立的评估体系将持续推动心血管器械向更安全、更耐久、更智能的方向进化。东华大学将继续深化医工交叉特色,为攻克3Bs人工心血管器械心血管智能修复器械等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书籍信息
书名:Cardiovascular Explants: Biofunctionality, Biodur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出版社:Springer Cham
主编:Robert Guidoin (拉瓦尔大学), 王璐 (东华大学), Ze Zhang(拉瓦尔大学)
出版时间:2025年7月
ISBN:978-3-031-85504-7(电子书)
官方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3-031-85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