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东华创新体系建设 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编者按:自2016年8月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东华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启动推进“双一流”建设,朝着“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不断迈进,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各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就。中国共产党东华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回顾成就,鼓舞人心,展望未来,催人奋进。我们从11月20日起推出“发展成就巡礼”专栏。今天推出科学研究篇《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东华力量”。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 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

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取得“千吨级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高性能编织物特种编织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航天器用玻璃纤维网格基板材料”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三阶段航天员在轨任务服装和地面任务服装全系列装备研发,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2017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5项。

 “千吨级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性能特种编织技术和装备应用于蛟龙号深潜器、轨道列车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承担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在轨任务服装和地面任务服装全系列装备研发

 推动有组织的科研 提升重大任务承接能力

科研经费稳步增长,从2017年到2022年,年均增长率13.6%。

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能力进一步提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7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57项。其中,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中,主持项目7项,是该专项国内承担最多项目的单位之一。此外,学校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2025”战略实施,参与近20项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项目。

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开展前瞻性、引领性原创研究,2023年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项,首次突破100项,较2022年增加44%。

2017年以来,国家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立项11项;海外优青立项7项。2021年获得5项国家优青资助,数量排名全国高校前20。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扬帆计划、浦江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等人才计划项目立项175项。

凝练学科特色,扩大学术影响力,提升人文社科重点重大项目承接能力,2019年,“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与工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立项资助,实现了我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21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实现了我校人文社科类国家级重点项目零的突破。

 国家艺术基金“海派旗袍文化传承与工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结题成果汇报

推动在绿色催化烯烃精准转化、全氟醚生胶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微重力复杂等离子体相变研究、新型核函数构建、高分子导电弹性体、纳米肿瘤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Science)、《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等期刊。2017年以来,东华大学署名第一单位的检索论文年均3500余篇。SCIE论文年均1400余篇;SCIE一区论文,从2017年228篇到2022年461篇,高水平科技论文大幅增长。东华大学3位学者入选科睿唯安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17位学者入选爱思唯尔2022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72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榜单。

 加强政产学研融合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围绕国家、产业和区域战略发展需求,坚持“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深化校企合作。依托学校优势资源,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布局,加快提升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能力。产学研合作项目年均800余项,合同金额年均3.1亿元。

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孵化平台51个,如安踏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欣龙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圣山莫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9个联合研发平台合同金额超千万。

 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约共建联合研发平台

专利申请突出成果转化导向,引导专利由“量”向“质”转变。2017年以来,申请发明专利年均800余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7年442件到2022年531件,专利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22年底,有效发明专利3767件。

2017年以来,主持、参与制定各类标准百余项,其中,主持国际标准1项、强制性国家标准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三十余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纺织品 亚麻纤维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ISO 5773:2023),是近十年来我国在天然纤维素纤维领域主导制定的第一个ISO国际标准;主持制定我国首部“城市家具”国家标准。

 东华大学主导制定的首个纺织领域ISO国际标准发布

多措并举,深耕专利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专利转化进校经费,2022年较2017年,增长4.8倍。

实现专利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三大科技成果转化类型全覆盖。2020年,两项发明专利以916万元作价入股方式进行成果转化,实现作价投资项目零的突破。2022年,一项发明专利通过拍卖形式,完成一千万元高价值专利转让。

2019年,“聚酰亚胺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案例入选《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科技创新十大案例”。2022年,“有机固废1小时腐熟技术”项目获科技部主办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秀奖。

 “有机固废1小时腐熟技术”项目获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总决赛优秀奖

 优化配置创新资源 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建有7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25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扎实推进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15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评估,其中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先进玻璃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纤维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5个科研平台评估优秀,2个创新引智基地通过评估并获五年滚动支持。

积极推进科研平台基地建设,纺织领域的两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均由东华大学与龙头企业牵头共建。与苏州盛虹集团联合建设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建有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万吨级熔体直纺中试基地。

 学校与康平纳集团双牵头共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学校与盛虹集团双牵头共建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2022年获批建设“纺织工业人工智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这是自2007年以来,学校再一次获得批复立项的第五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对接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布局新建重点科研平台。在生物医用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循环经济等领域积极布点建设重点科研平台。获批新建上海市现代纺织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纳米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纺织智能制造与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先进纤维与低维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5个上海市重点科研平台。

为促进高端人才汇聚、机制体制创新、多学科交叉,先后建设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等一批校级实体科研机构。

 新建上海市现代纺织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等上海市重点科研平台

 2023年周世逑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周世逑管理研究院”揭牌成立

 先后建设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校级实体科研机构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营造激发创新活力的政策环境,通过改革体制机制、统筹资源配置等举措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2017年以来,发布了40余项科研制度、服务流程,并持续优化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落实32号文件精神,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2023年,主办第二届国际纺织前沿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年会

 2019年,主办第九届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会议

 2019年,承办第八届工业工程与系统管理国际会议

 2019年,参加国庆70周年“奋进上海”彩车“花仙子”设计展演

 承办2022、2023年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承办2023年世界城市日“城市环境”主题论坛暨第四届上海国际城市家具论坛

征途漫漫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东华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聚焦国家与地方发展需求,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一体化,全面把握创新核心地位和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方向,完善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机制,着力培育一批重大成果,以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