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2022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 2022)于9月15-18日在黄浦滨江船舶馆及周边举办。东华大学作为大会主要承办方之一,全程参与本次大会的筹备工作,为大会提供重要支持。让我们一同走进船舶馆,感受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的“东华范儿”。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大咖云集,为上海科技时尚产业的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作为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主线论坛之一,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东华大学共同主办的科技时尚高峰论坛,9月16日下午在黄浦滨江船舶馆举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童继生,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陈南梁出席论坛开幕式。上海政府部门、兄弟高校、媒体代表及我校相关部处和学院负责人与会。论坛由陈南梁主持。
(论坛现场)
张英在致辞中表示,创新是科技的力量之源,是时尚的发展之基。我们要以设计为纽带,打造产业融合生态,以设计为驱动,加快赋能产业增值,以设计为支撑,塑造时尚消费品名片,着力推动推动科技与时尚加快融合,科技与时尚共生,引领城市发展新趋势。本次论坛搭建了交流思想、合作共赢的卓越平台,她期待各位业界领袖、学者大咖、时尚爱好者激荡智慧、畅所欲言,为科技时尚发展提供宝贵建议。同时,热忱欢迎领军企业、优秀团队、创投机构等来沪发展,我们将打造要素活跃、跨界融合的设计创新生态,携手推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
(张英致辞)
俞建勇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科技时尚高峰论坛的举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学校要紧紧围绕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的建设需求,努力打造面向前沿的新型科研平台,与上海市经信委、长宁区共建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与松江区共建G60科创走廊。要持续增强特色学科的优势,不断探索多学科内涵式融合发展的模式,实现设计学科的创新发展。俞建勇最后强调,东华大学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发挥学校在集聚创新元素、培养设计人才、开展前瞻研究、加快产业融合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深度合作,全力培育具有“东华特色”的时尚新技术和新业态,为上海建设世界一流的设计之都贡献智慧和力量!
(俞建勇致辞)
副校长陈南梁在主持时表示,本次衣尚东方暨科技时尚高峰论坛,不仅为科技与时尚找到融合点,而且展现了上海时尚理念和时尚影响力,为推动上海打造出新的时尚产业新格局,开启时尚消费新时代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南梁主持论坛)
本次论坛以“时尚元宇宙 跨界新生态”为主题,来自企业、学界、媒体的专家学者及先锋代表,聚焦新科技下的时尚消费新生态、时尚产业优化升级、科技时尚发展、时尚品牌的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为上海科技时尚产业的转型升级建言献策,不断丰富上海作为世界一流“设计之都”“时尚之都”的内涵和影响力。
(主旨演讲环节)
“有科技支撑引领、有产业经济循环、有文化知识创新表达、有消费市场的软硬实力,这是时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要素。”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童继生表示。中国时尚如何变成世界时尚?他认为正确的路径是守正创新、时空创新、知识创新、融合创新。
谈到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洁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正逐渐改变人们对于时尚产品的需求,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推动时尚设计和产业发生根本性变革。未来时尚设计的趋势,朝向个性化、可持续、智能化、健康化方向发展。
数字技术与数字数据正在贯穿时尚产业中设计、制造、销售等每一个环节。消费者可通过数字技术精准获取所需物品,这既可减少宝贵自然资源浪费,也能满足用户定制化、个性化需求。观池文化董事总经理张雪芹在阐述数字技术广泛赋能时尚体验时指出。
在圆桌讨论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徐琪,得物副总裁石闻一,上海家化集团首席设计师徐军,飞空艇文化创始人、资深媒体人陈珺,SMG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资深主持人关键等围绕时尚消费品产业创新、产业供应链管理创新、平台管理创新、品牌设计创新趋势,以及新媒体推动时尚消费品产业发展路径、元宇宙语境下的时尚产业变革等展开深度交流,以价值分享、方法论输出等方式从不同维度分析了科技在时尚产业的突破,让观众对全球时尚的经济潮流中如何以科技为支撑,推进时尚产业创新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
(主旨演讲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现场宣布《上海市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到2025年,确立上海引领时尚、定义潮流的“时尚之都”地位,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时尚消费品万亿级消费市场,打响一批领军级名企名品,形成一批融合性消费场景,布局一批示范性产业名园、形成一批国际化时尚人才,使上海成为时尚出品地、潮流集聚地、创新策源地、消费引领地。
东华原创设计打造“元宇宙”时尚设计空间
传统的T台化身成舞台之上“山丘”与“湖泊”,曲线的外形仿佛水面泛起的圈圈涟漪,叠起的高度仿佛层层的山峦。舞台背后是一块长80米、高5米、270度的环形巨型大屏幕,置身其中,就像打开了进入平行时空的元宇宙大门,体验感十足!9月16日下午,《衣尚东方》——2022东华大学新锐设计师创意时装作品发布在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主会场拉开大幕。
(秀演现场)
来自东华大学的12名新锐设计师带着70余套原创作品将“传承与经典再造”“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未来与数字潮流文化”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本次秀演突破传统的服装走秀表演模式,结合现场数字媒体技术,以“山”“水”“光”三幕展开,打造一幕虚实相间、未来复古,融声、光、画、表演为一体的创新型综合设计表达。虚拟与现实交融,传统与科技共生,连接设计的现在与未来,带来无限的灵感与想象空间。
(秀演现场)
看到自己的系列设计作品《感觉·渴望》成功在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舞台上发布,来自东华大学的大学生新锐设计师李舒琪长舒了一口气。“太不容易了!”四年的专业训练和参加新锐设计比赛的历练,让李舒琪从时尚设计小白华丽蜕变为一名新锐设计师,并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拿下了“第27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从无到有的艰辛与收获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上海是我最喜欢的城市,我喜欢这里开放与包容的氛围,这种氛围下更能激发出出前卫的想法与设计。”
“经纬天地”时尚前沿展的展区前人流如织。展览入口处的“东华小锐”IP卡通形象可爱、灵动,引得参观者拍照打卡。“东华小锐”以鸾凤形象,以宋代成语“啐啄同机”为延伸,这是学校师生专门为本次活动设计制作。它代表着一批又一批东华新锐设计师,破壳而出,他们是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面向未来不断探索的青春力量。
(“经纬天地”时尚前沿展现场)
本次展览系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主展览“设计洞见未来”板块的重要部分。展览以“经纬”来串联“天”“地”,运用时尚的概念服装来体现抽象的科技意涵,展现了东华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民生需求等不同领域的卓越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作品中不乏东华大学学生新锐设计师在“世界可穿着艺术设计大赛”(WOW)获奖的精品力作。
(参展作品)
设计师人才是解决纺织和服装以及时尚产业转型和提升的核心软要素。参与本次大会让这些“设计后浪”戴着东华新锐设计师的光环代表上海走向世界,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中国乃至世界时尚设计产业的海洋中。作品从艺术到工艺、材料到技术、设计到工程、构思到成品全方位的独立原创呈现,每件作品无不体现着年轻设计师的才智和跨专业跨领域的创新,也体现着设计师们追求极致的专业“工匠”精神。
东华大学持续助力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建设
东华大学是世界设计之都大会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承办单位。多年来,东华大学充分发挥高校在集聚创新元素、培养设计人才、开展前瞻研究、加强智库建设、加快产教融合等领域的优势和作用,荟萃设计力量,整合优势资源,持续对外输出优质产学研设计成果。
上海打造全球“设计之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创新型创意设计人才。东华大学一直努力作培养设计师的摇篮,党的十八大以来,近十年间,学校培养了7000多名设计人才,培养设计学科相关硕、博士近2500人,为国内外时尚、设计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有近300名学生(团队)创立设计公司、设计工作室。每年从东华走出的新生代中国设计师如今正活跃在上海乃至全国的诸多行业。
东华大学着力打造中国设计教育的中坚力量。现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内首批“艺术硕士”试点高校,在国内率先构建了以时尚设计为鲜明特色、“本硕博”高层次时尚设计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学校共设有包括服装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国家级一流专业的10个时尚设计相关专业(方向),是目前上海高校设计学科建制最为完整的高校之一。与伦敦艺术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国际一线设计院校的对接与合作,培养了一大批国际一流时尚创意设计人才。
研发设计“科技+时尚”的航天员服装,树立中国航天员新形象;推动上海合杆整治,主持编制中国首部“城市家具”国家标准;科技旗袍连续多年亮相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向世界讲述东方故事;世博会服装“小白菜”展现青春风采,记录浦东飞速发展;非遗项目融入时尚元素,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助力进博会86万平方米“四叶草”标识系统升级,为进博会贡献东华智慧;海派设计“花仙子”代表上海向国庆70周年献礼;连续举办近20届环东华时尚周,持续发布海派流行趋势的最新成果,与上海市经信委、长宁区共建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凭借在时尚设计领域的突出实力与贡献获选“2021中国时尚盛典”时尚机构年度成就……
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东华大学在纺织、材料和设计等领域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学校将继续加强设计学科建设,参与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推动设计理念和设计服务融入国家与地方的产业发展、空间环境、公共服务、民众生活、城市品牌等维度,为上海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建设贡献“东华力量”和“东华智慧”。
本次活动在东华大学视频号、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在线直播,近四万人云端观看。
撰写:王宇 彭这华